
外媒稱,隨著中國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情況日益惡化,地方債務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城市希望把有軌電車作為造價高昂的地鐵的替代選項。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志網站1月11日刊發題為《中國有軌電車全速前進》的文章稱,新華社報道指出,全國各地共規劃鋪設4000多公里的有軌電車軌道—是目前水平的40倍—預計到2020年將有2000公里完工。
在人口超過1億的廣東省,高峰時段廣州市和深圳市面臨嚴重的交通擁堵。2012年7月,廣州試圖通過限制牌照發放來減少汽車銷量。
深圳首個有軌電車試驗線路去年12月27日破土動工。計劃建設三條線路,軌道總長51公里,計劃今年底開始投入運營。該系統位于人口不斷增多、住宅和工廠密集的龍華新區中部。
廣州以及鄰近的佛山市和珠海市也啟動了有軌電車項目。
在中國其他地方,遼寧省沈陽市和大連市、上海市以及其他城市都提供有軌電車服務。中國的有軌電車軌道建成總長約100公里,遠低于總長超過2000公里的地鐵線路。
文章指出,盡管中山大學教授袁奇峰認為地鐵才是緩解擁堵的公共交通系統的主力,但他也指出了有軌電車的優點。他說:“建設成本比地鐵低得多,地鐵每公里建設成本在4億元到5億元之間。”
深圳有軌電車的建設成本預計為地鐵的五分之一,因為不需要在地下挖掘隧道或大舉修建車站等設施。
官方數字顯示,截至去年6月底,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間接債務達到了17.89萬億元—比2010年底上次調查時高出70%?;A設施建設和其他工程令它們陷入了越來越可怕的財政困境。由于資金短缺,一些城市推遲了地鐵項目建設,有軌電車因成本低、建設時間短成了吸引人的替代方案。
據悉,規劃中的有軌電車線路的車輛將由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CNR)和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CSR)生產。CSR計劃引入最新技術,2012年已與歐洲巨頭西門子公司簽署了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以海外市場為目標的CNR已開始向土耳其出口有軌電車。
文章稱,中國對汽車的需求旺盛,去年新車銷售量突破了2000萬輛大關。習慣了汽車便利的市民是否愿意跳上有軌電車還是未知數。
- 戰“疫”復工在行動益群公司進一步完善地鐵大廈疫情防控措施 2020-03-09
- 青島地鐵集團成功舉辦 2號線車輛基地高壓觸電事故應急演練 2016-01-27
- 青島地鐵工程建設安全質量隱患排查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 2016-01-27